• Complex
  • Title
  • Author
  • Keyword
  • Abstract
  • Scholars
Search

Author:

李静 (李静.)

Abstract: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是指冠状动脉(冠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也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正在日益老龄化,老龄化已成为新世纪中国人口发展最重要的战略研究课题。国际通用的标准是,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人口总数的7%以上,这个国家就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60岁和 >65岁以上人群分别为10.46%和6.96%,而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分别为总人口的13.26%和8.87%,目前我国已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与之而来的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广泛大流行,1998年WHO全球健康报告提出,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冠心病患病率在我国将比2000年增加3.7倍。因高患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其将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人口老龄化的一个现代特点是高龄老人(≥70或≥75岁)数量呈爆炸性增长,该年龄组与其他老年人(≥60或≥65岁)相比,增长更为迅速。估计至2050年全球高龄老人数将从目前的1.02亿升高至4亿,其中中国从1800万升至1.01亿[1]。然而,目前该人群并未引起研究者太多注意,而是隐藏于所有老年人群研究的统计报告中,且大多临床研究把高龄老人作为入选时的排除标准,因此,现今适用于成人的冠心病治疗指南是否适用于高龄老人并不清楚。冠心病治疗的目的是减轻或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心肌功能,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老年冠心病尤其是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传统治疗都为药物治疗,但是高龄患者弥漫性病变、复杂多支病变比例高、合并病常见,PCI或CABG成功率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高。然而,随着PCI及CABG等临床技术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老年高龄患者开始接受这两种血运重建治疗,并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拟回顾性比较高龄患者多支冠脉血管病变采用不同血运重建方案的疗效、生存率等方面的差异。为高龄冠脉复杂病变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研究目的:
1. 分析入选PCI组与CABG组的基线情况,分析总结高龄复杂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脉病变特征。
2. 观察分析PCI组与CABG组近、远期临床疗效,及远期生存率情况。
研究方法:
1. 研究临床资料的收集:本研究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收集住院病历资料和临床随访的方法建立。住院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临床特征,如人口学特点(年龄、性别)、既往史、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吸烟史、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脑血管病史、慢性肾功能不全、COPD病史、EuroSCORE、LVEF<30%、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史);是否完全血运重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血运重建方式及近、远期临床终点事件。入选206例患者,按照血运重建策略分为两组:行PCI术患者113例(PCI组),行CABG术患者93例(CABG组)。
2. 入选与排除标准:入选标准:冠状动脉造影示多支血管病变(MVD)和/或左主干病变,目测判断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的直径狭窄程度>70%,接受PCI或CABG治疗的患者。排除标准:1)随访不成功者;2)单纯行球囊扩张者;3)既往曾行PCI或CABG者;4)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心室壁瘤、主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心脏瓣膜病及心肌病患者;5)明确有恶性肿瘤患者;6)临床资料不完善者。
3. 研究的终点事件: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or Cerebrovascular Event,MACCE)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脑卒中。
研究结果:
1. 两组患者CABG组与PCI组基线特征相比:人口学特点(年龄、性别)、既往史、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吸烟史、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脑血管病史、慢性肾功能不全、COPD病史、EuroSCORE、LVEF<30%、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史)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在完全血运重建方面CABG比例明显高于PCI,有显著性差异(83.9% vs 38.1%,P <0.001)。
2. 两组冠脉病变特征相比较,CABG组左主干病变比例明显高于PCI组,存在显著性差异(29.0% vs 7.1%,P <0.001);CABG组在前降支近端和CTO病变的比例分别为79.6%和28.0%,均高于PCI组的18.6%和7.1%,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右冠、回旋支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0% vs 88.5%;83.9% vs 80.5%,P>0.05);在冠脉病变整体复杂程度上CABG明显高于PCI(2支病变、3支病变、SYNTAX score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01)。
3. 不同治疗策略组的近期效果:结果表明,在院内病死率方面CABG组明显高于PCI组,有显著性差异(8.60% vs 2.35%,P <0.05),而在心血管相关性死亡、非致死性再发心肌梗死、脑卒中及血运重建方面,PCI组和CABG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4. 不同治疗策略组的远期随访比较:两组共有181例病人成功得到随访,随访成功率87.9%,其中CABG组有83例,平均随访(32.12±21.28)个月;PCI组有98例,平均随访(35.28±19.18)个月。两组治疗策略的远期随访表明:在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方面,CABG组与PCI组存在统计学差异(14.5% vs 30.6%, P=0.010);CABG在心血管相关性死亡率方面与PCI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2.4% vs 10.2%, P=0.036);CABG组非致死性再发心肌梗死率与PCI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3.6% vs 13.3%, P=0.026);CABG组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PCI组,存在统计学差异(10.8% vs 3.1%, P=0.036);而在再次血运重建率及全因死亡率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4.8% vs 12.2%, P=0.080;10.3% vs 14.3%, P =0.422)。
5.两组无MACCE事件累积生存率比较。CABG组在无MACCE事件、心血管性死亡、非致死性再发心肌梗死累积生存率方面优于PCI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CI组在无脑卒中事件累积生存率方面优于CABG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再次血运重建及全因死亡累积生存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无心血管性死亡、脑卒中及非致死性再发心肌梗死事件整体累积生存率方面CABG组优于PCI组(P=0.028)。
结论:
PCI和CABG两种血运重建治疗方法仍在不断发展,必须客观、动态地分析各种治疗的疗效。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是为了更好的认识它们的作用,临床医师应在疾病进程的不同阶段合理地采用各种治疗方法,相互配合。使患者最大程度上受益。
1. 高龄复杂病变患者,在选择血运重建时,往往入选CABG组者冠脉病变复杂程度严重,围术期风险较高,近期病死率较高。
2. 对于高龄多支病变患者而言:PCI术的近期病死率低、手术风险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其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CABG术完全血运重建率高,可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改善远期生存率,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Keyword:

多支血管病变 高龄 冠心病 血运重建

Author Community:

  • [ 1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

Reprint Author's Address:

Email:

Show more details

Related Keywords:

Basic Info :

Degree: 医学硕士

Mentor: 郑建杰

Student No.:

Year: 2016

Language: Chinese

Cited Count:

WoS CC Cited Count: 0

SCOPUS Cited Count:

ESI Highly Cited Papers on the List: 0 Unfold All

WanFang Cited Count:

Chinese Cited Count:

30 Days PV: 3

FAQ| About| Online/Total:995/173247434
Address: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LIBRARY(No.28, Xianning West Road, Xi'an, Shaanxi Post Code:710049) Contact Us:029-82667865
Copyright: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LIBRARY Technical Support:Beijing Aegean Softwar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