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ed by:
Abstract:
“农转非”是一个社会走向工业化、后工业化的必然过程.而在我国,这个过程是在经济体制转型和户籍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其微观影响机制因此呈现出时代的变迁:改革前,“农转非”的影响要素包括家庭出身、父代地位、个人教育,反映了一种国家制度庇护和个人能力筛选的混合模式;改革后,家庭出身的优势消除,父代地位的影响转化为通过提升子女教育程度间接起作用,与此同时个人教育程度的作用持续存在,筛选门槛增高;进入改革后期,“农转非”的实现途径多元化,机会更加平等,群体的异质程度增加,职业分布趋于分散.这些实证研究对于我国当前劳动力管理有着相应的政策意义.
Keyword:
Reprint Author's Address:
Email:
Source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ISSN: 1000-9639
Year: 2014
Issue: 4
Page: 124-134
Cited Count:
WoS CC Cited Count: 0
SCOPUS Cited Count:
ESI Highly Cited Papers on the List: 0 Unfold All
WanFang Cited Count:
Chinese Cited Count:
30 Days PV: 1